政协委员建议:临港新片区可探索离岸税制,机构所得税率可低于15%
2019/9/6 10:32:59
为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临港新片区要形成差异化探索的政策体系,同时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
9月4日,上海市政协举行十三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围绕“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专题协商议政。多位政协委员都表示,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的先行探索,需要新的制度安排及特殊政策支持。
今年3月以来,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打造更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重点课题调研。
通过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对标上海市和国内12个自贸区创新发展的实际,上海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徐建民说,新片区建设要“以差异化探索为着眼点,以构建6+2投资贸易自由化制度体系为着力点,引领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自贸区建设,为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上海经验’。”
开展离岸税制探索
上海市政协委员孔美琪认为,新税制是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建设的聚焦点。基于新片区的特殊功能定位,以“简税制、低税率、惠税收”为原则,对实行“境内关外”监管区域内的实体企业及其他特殊机构(公司)实施差别化的税制安排,强化对全球跨国企业和一流人才的引力作用。
比如,临港新片区应开展离岸税制探索,培育离岸经济发展“新动能”。
孔美琪说,临港新片区建设应发挥集聚大批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公司贸易总部分支机构及金融贸易高端人才的综合优势,在自贸试验区已经试行多年的本外币一体化自由贸易账户的基础上,加强有利于离岸经济建设的特殊税收政策制度供给,吸引全球跨国企业包括国内跨国企业到新片区设立投资、结算、运营总部,进一步推进离岸企业落地,支持和鼓励其发展对标国际标准的离岸金融和贸易业务。
世界各国投资者之所以对离岸机构(公司)青睐有加,关键在于与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税收上享有巨大优惠。因此,孔美琪建议,依托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划割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功能片区及离岸金融先行区,实行物理围栏监管。建设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服务实体经济的离岸金融中心,对于离岸机构(公司)开展的离岸业务和跨境业务可减免间接税、增值税、利得税、印花税等,所得税税率可低于15%。
孔美琪还建议,给予跨境商品零售以税收优惠,打造服务贸易开放“新高地”。
比如,对经批准设立的按“境内关外”监管的医疗机构,除享受进口设备免关税外,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发生的医疗耗材零售业务,诸如安装血管支架、心脏起搏器等,参照现行跨境电商税收政策,给予按进口商品跨境零售征收综合税,即关税为零、增值税及消费税按70%计征,使更多民众享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红利。
上海市政协委员苏新刚则关注航运税收体系。他表示,对标国际标准或国际航运通行做法,我国及上海的航运税收体系有较大差异。
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国际海运船舶均在免税地登记注册,在免税区设立的航运公司、经营公司以及注册的船舶从事国际海运收入形成的利润免征所得税,因而吸引了大部分航运交易和业务结算在免税地或自由港完成。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国际船员收入均实行免征个人所得税的制度。
苏新刚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贸易国,每年进出口海运量近40亿吨,占全球海运量的近1/3,但由于我国航运税收较重,我国拥有的国际海运船舶约2亿吨,仅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不到10%,与我国贸易大国地位不相称。
“这约2亿吨船舶中有80%是在境外登记注册的,船舶融资、航运交易、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