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支持将助中国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2020/5/6 13:42:56
疫情防控期间出台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随着复工复产推进,正逐步释放政策红利;疫情之前的税制改革,使受困于成本上涨的受访小微企业比例降至历史最低。
伴随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经济细胞”,小微企业的疫后复苏及未来发展受到关注。日前,一份来自澳洲会计师公会的《亚太区小微企业调查》报告显示,疫情之下,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财税政策红利正在释放,中国内地小微企业较强的数字科技应用能力,将助力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实现复苏。
财税政策红利逐步释放
疫情暴发后,小微企业比较突出的困难是资金实力不足、融资渠道有限。澳洲会计师公会华北区委员会委员吴嘉源分析认为,首先应着力解决资金困难。在财税方面,中国政府先后出台包括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等在内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将随着全国各地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继续释放政策红利。
调查显示,疫情之前的税制改革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到延续。2019年中国政府推行的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对小微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将成本上涨视为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的中国内地受访小微企业比例连续下降,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其中选择税负作为最大制约因素的比例首次降至10%以下,调查中,有超过八成的中国内地受访小微企业业务在2019年取得增长。
4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累计实现减税降费7428亿元,包括今年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182亿元,以及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今年继续实施形成的减税降费4246亿元。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中国内地受访小微企业表示在2019年容易或非常容易获得外部融资,该比例高于亚太区其他受访市场。在非常时期,融资的便利性在财税政策中也有体现——针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更加迫切的资金需求,税务总局与银保监会在已实施“银税互动”的政策框架下,落实好受惠企业范围扩大至纳税信用M级,针对疫情严重的湖北省,逐步扩大至纳税信用C级,以期更好地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4月22日,税务总局公布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已发放“银税互动”贷款75万笔,超过2019年的一半;全国守信小微企业共获得“银税互动”税收信用贷款金额达到1816.3亿元,同比增长了22.3%。
吴嘉源建议中国内地小微企业,在疫情之下应结合自身状况规范经营,完善财务制度,准确核算收入及各项成本费用;及时了解并充分利用支持政策,减少员工、原材料、税负、租金等方面的成本尤为关键。
数字科技应用正当其时
调查显示,企业对数字科技的应用能力与其业务增长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中国内地受访小微企业对数字科技的应用能力领先于亚太区其他受访市场。86%的中国内地受访企业通过线上销售获取超过10%的收入,91%的受访企业通过移动支付获取超过10%的收入,98%的受访企业表示在日常商业实践中,通过社交媒体平台销售产品或服务、维护现有客户关系和开展数字营销。
机遇和挑战并存。疫情冲击下,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网络零售规模和去年基本持平,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加了5.9%。4月28日~5月10日,由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举办第二届“双品网购节”,以期发挥电子商务优势,促进消费的回补和潜力的释放。吴嘉源预计,在远程办公、线上娱乐等领域,小微企业及创业者会发掘到更多机遇。公会建议,中国内地小微企业如能评估与分析其现有客户数据,运用数字技术洞悉客户的新需求,提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