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院会计制度》发布倒计时读秒
2010/9/1 11:00:16
“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行,医院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也备受关注。同时,广大医院财会工作者也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反应十分强烈。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新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并在具体措施中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2009年8月,财政部下发《医院会计制度》第一次征求意见稿;近来,财政部第二次下发《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这足以看出相关部门对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决心。
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颁布实施的,医院会计制度也是如此。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自1998年颁布实施以来,已难以满足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步伐也正在有序地推进。
对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医院经济管理的需要,适时对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会计核算程序、会计事务处理规定和会计报告等进行修正,以满足会计工作者、医院管理者和政府投资者的需要。
现状回望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陈弊太多 亟需修订
负责修订《医院会计制度》的财政部会计司有关人士表示,修订医院会计制度,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既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医院内部核算和管理水平、提高医院运营效率的客观要求。
南通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刘志耕对本报记者表示,现行医院的会计核算存在不少问题。我国自本世纪初逐步实施的各项财政改革政策很多都涉及到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与改进,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乏与这些改革政策的全面、有机衔接,给医院执行带来不便,它还滞后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
业内人士指出,现行《医院会计制度》陈弊太多,如资产负债项目不完整。突出的问题是医院的基本建设项目在办理竣工决算前不在单位“大账”中核算,与之相关的资产负债未在医院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造成会计信息很不完整,不利于加强医院的资产负债管理,防范和降低财政风险。再如,会计科目、报表体系不完善。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下,会计科目体系不完整,核算内容不全面,有关确认计量标准不明确;会计报表结构也不尽合理,缺乏现金流量表等重要报表。
刘志耕还指出,多年来对医院的会计核算很少有部门去检查。医院的内控机制不甚健全,药品的进价存在问题,药品采购中存在药品供应商与医生之间的私下交易,回扣现象严重。凡此种种都说明,《医院会计制度》亟需修订。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日前在首届中国卫生论坛上指出,要在坚决取消不合理、不合法收入的前提下,对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发生的经常性收支差额,将采取机构内部消化、医保基金补偿、财政补助等多渠道补偿的办法。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药制度后能够正常和良好地运转。目前,已有26个省份明确多渠道补偿政策并得以实施。
而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何锦国8月24日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上透露,卫生部正在研究近期推出“大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和检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他同时透露,配合财政部修订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即将出台。文件将对如何真实反应资产价值、合理确定医疗成本、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加强预算和报表管理等具体财务工作做出更加明确的规定,以满足当前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绩效管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