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应限制性采用
2009/3/20 15:20:06

  公允价值会计从技术面来看是一个好的会计惯例,但却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席卷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被质疑,这就说明好的会计惯例未必会产生好的会计结果。原因在于人们在制定会计准则,尤其是制定和颁发新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很难预料这些准则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后果。会计经济后果的不可预知性,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也存在着风险。
  徘徊在两种计量方式之间
  按传统理论来理解,会计只是一个交易价格的记录与计量系统,它本身并没有交易的定价权,因此,我们似乎很难把会计与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把会计信息放到金融市场的框架下来理解,会计信息便成为很多金融产品的定价依据。因此,会计透过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就与金融产品的定价联系在一起了。而会计信息一旦影响到交易定价,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中就变成了一个可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会计惯例,从而曾被美国国会暂停。
  在金融市场超级发达的美国,许多企业都拥有相当比例的金融资产或负债,这些金融产品的定价在公允价值会计的框架下会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市场价格上涨了,上涨部分即成为拥有这些金融资产的企业收益,下跌了立即便成为这些企业的即 期损失。如果金融市场趋于稳定,金融产品价格波动很小,那么,这些收益或损失无论是对金融类公司还是非金融类公司的当期损益影响都不会太大,一般不会影响到市场对这些公司权益的定价。但如果市场出现剧烈波动,那就会显著影响这些公司的每股收益,进而影响市场对这些公司的权益定价发生剧烈波动,这就更进一步加剧了证券市场的动荡。公允价值会计开始成为漂浮在证券市场定价中的一个“幽灵”。
  而如果没有公允价值会计,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传统会计在某种程度上便锁定了,至少是减轻了证券市场波动与公司会计收益波动之间的关联,从而,也就会减轻这场恶梦所可能带给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灾难性后果。这是因为证券市场价格剧烈波动不仅不会引起企业当期会计收益的联动效应,而且,它也不会在根本上动摇会计报表上的资产/负债结构及相关联的财务比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维持了公司既有的财务风险和信用水平,从而维护了与此相关联的公司合约安排,使其不致于立即崩溃。
  中国准则要适合中国实际
  中国的金融市场和上市公司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成熟度方面都远不如美国和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实体性企业所拥有的金融类产品及其衍生品的比例还很低。因此,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所能够形成的波及面还 相当有限。无论美国的金融危机有多么严重,都不会对中国的证券市场和公司产生生死攸关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在西方世界剧烈动荡的今天,中国还能够独善其身的重要原因。
  尽管也有很多人包括很多著名人士发表意见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如何如何影响,但我认为,中国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中国本身,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只是加剧了中国的问题。换句话说,有没有美国的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会暴露出来,经济发展的步伐也会慢下来。因为对于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当前中国来说,绝大部分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并不拥有核心技术而只能承担一些OEM或ODM的简单的三来一补业务,利润本身就很薄。目前,人民币持续升值,增值税出口退税政策取消,新劳动法实施产生的企业用工成本急剧上升,加之原材料、能源、交通等成本的急剧上升,使中国制造业企业在面临这些多重因素对利润的挤压下,即使没有任何外来影响也很难生存。何况又正好赶上国际性的金融危机,所以,使这些企业的状况雪上加霜。
  尽管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也采用了公允价值会计原则,但在目前,它显然并不是引起中国当前经济问题的罪魁祸首。但美国的教训的确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中国会计准则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