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保命钱” 会计是最佳解读者
2009/3/13 9:10:02
“社保一卡通相关政策,我们上半年内肯定能出台。”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的一句话,让许多人的神经都兴奋起来。他透露,关于社保全国一卡通的相关政策,已经完成了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阶段,相关政策今年上半年就会出台。
这一期盼许久的改革,千呼万唤,终于半遮半掩地露出了真容。而接下来,人们关心的问题是:社保资金这一“老百姓的保命钱”,是否会实现“全国一盘棋”?
无法互通的“小水缸”
有人对目前各地的社保资金作了个形象的比喻:“小水缸”,因为“水缸”里的水,相互之间不能流动,无法汇集;各地的社保资金正如一个个“小水缸”,彼此相隔千里,老死不相往来。要知道,全国几千个地方机构,几千个大大小小的“水缸”,如何使它们得到有效监管,显然是个让人挠头的问题。
“在目前社保没有全国统筹的条件下,在资金分割管理的情况下,再怎么严格监管,还是很容易出现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快人快语。
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特别常委”中的劳动保障专家,郑功成多次参与了社会保险法的起草研讨,并向决策层提供自己的相关意见。由他领衔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提出社保“全国统筹”在2012年实现,而这已成为国务院的目标。
“目前,地方的劳动保障部门并不是直接受上级的垂直管理,而是服从于地方的党政机关,这样,造成行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控制力都不够。”郑功成说。
这些年来,各地发生的林林总总的社保案充分证实了这一点。除了惊天的上海社保案之外,仅见诸报端的“社保案”就数不胜数:广州市社会劳动保险公司经理“大笔一挥”的14笔审批,导致5.2亿元社保基金无法追回;河南省濮阳市劳动保障局减免企业应缴870多万元养老保险费,以换取6辆轿车的使用权;黑龙江省阿城市社保局,将918万元借给企业用做流动资金和贷款担保……
防止“左手管右手”
问题还不仅仅在于分散的管理,明确的管理主体也是治理结构中的关键因素。
“我赞同建立相对独立的社保基金的监管机构。这样的机构不是没有先例,比如我们国家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就是独立性比较强的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排除大部分干扰。”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中心胡继晔在接受《中国会计报》采访时说。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管司之托,胡继晔所在的中心起草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条例》(草案)。而此前两年,胡继晔等对全国15个省份的社保基金监管情况作了深入的调研。
在他看来,上海社保大案的启示之一,就是不能“左手管右手”。而我国的社保资金征缴工作,目前还是存在管理主体不明确的问题。“不管哪个部门成为管理主体,都必须通过法律法规明确下来。”胡继晔说,“权、责、利要明确!”
别把钱放得发霉了!
社保资金的问题,纷繁复杂,防止被挪用滥用,已是一个大课题;而关于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各方专家更是众说纷纭。
“过去‘不挪用滥用就好’的老观念,应该被新要求所取代。”郑功成说。“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险资金结余规模越来越大,资金安全风险的主要方面已经变为‘贬值’,不挪用滥用只是基本的要求。”
“应当由国务院制定更具操作性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来明确不同类型的社保基金的运营方式。”胡继晔说。“不同类型的社保基金应区别对待——在5项社会保险基金中,养老和医疗基金需要个人缴费,而其它3项仅由用人单位缴费,因此《社会保险法》规定中‘投资运营’的方式应当有所区别。”
按照胡继晔的想法,对于积累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和企业年金,应当确保长期、稳定的较高收益,应当允许投资股票或证券投资基金等风险和收益都比较高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