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与天华两会计所强强联合
2008/12/19 17:05:39

  “1+1>2”是一个哲学命题,对于崇尚精准的会计人而言,往往不敢苟同,但发生在会计领域的合并故事,或许成为其最好的注脚。
  当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已成为一股热潮。2008年12月,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天华会计师事务所,两个在业界响当当的名字,将以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北京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展现在人们眼前。在岁尾,《中国会计报》记者对两所会计师事务所的首席合伙人徐华、夏执东进行了专访。
  《中国会计报》:京都与天华都是国内排名前20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两所携手可谓强强联合,能否介绍一下双方的合作优势?
  徐华:北京京都的前身——北京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1981年,是改革开放后成立最早的一批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当时叫会计顾问处,在全国仅排在上海会计顾问处之后。京都曾经为北京引进外资、宣传落实“两则两制”做出过重要贡献。此外,京都积极投身资本市场,北京第一家上市公司北京天桥(后改名天桥青鸟)的上市业务就是由京都做的。
  1998年,北京会计师事务所与京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成立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引领了行业脱钩改制的第一拨浪潮。2002年,京都发展了一批分所,规模不断扩张。2007年,京都成为世界第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德豪国际的成员所。目前,京都已成为国内最早执业、经营范围最广、国内规模较大、机构分布较广且最具影响力的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之一。这些年来,我们经历了坎坎坷坷,但始终坚持稳健发展这个主题。现在,我们的客户群相对稳定,也得益于这个战略。
  夏执东:天华成立于1998年,时间不算早,但发展速度很快。天华是由合伙人自己设立的事务所,当时北京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是由脱钩改制而成,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几乎还没有,这是一种机制创新。当时大家都怀抱理想,想学习借鉴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经验,在国内搞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事务所。
  天华的主要合伙人均为上世纪80年代初派赴国外专修审计的研究生,其中一些人曾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业,并在国家部委工作多年。天华将国际先进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与国内具体实践融会贯通,形成了具有天华特色的业务程序和质量控制体系。2003年12月,天华加入全球第八大会计师事务所集团——BakerTilly国际,成为其在中国的惟一成员所。
  总体来看,京都内部稳健,具有历史的深度与厚度。而天华创新机制好,市场意识强,具有国际冲击力。两者的结合,可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达到“1+1>2”的效果。
  《中国会计报》:两所合并的主题、步骤、目标是什么,当前如何进行市场定位?
  夏执东:2008年12月,两所正式合并。此前,双方围绕合并的主题、步骤和目标等问题多次进行商谈,最终达成了一致,确实来之不易。 
 
  我们合作的主题是“融合、和谐、发展”。融合是将两边好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和谐是双方思想和行动必须协调一致,发展是彼此都要为整体的繁荣与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两所合并后,还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我们拟分3步走:2009年5月前,双方仍相对独立核算,这是过渡期。从明年6-7月份起,双方开始共同办公,坐在一起共同思考未来的发展,共同研究制定相关的制度,这是磨合期。到2010年,双方实现彻底融合,完全在一个制度下运行。
  徐华:两所合并后,我们将在京都天华的新平台上,集中更多的优秀人才,整合两所的市场资源与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质量控制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具品质与价值的服务。我们的目标是“四个一流”,即“一流的规模、一流的水平、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
  我们现在的市场定位是:一方面,把现有的客户维系好,多元化的市场要跟进,保证基本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利用大平台和多元化的专业服务,让客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