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惩戒利剑 建诚信秩序
2016/8/31 9:03:10
编者按 建立税收违法当事人黑名单制度并实施联合惩戒,是建立社会信用机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税务机关和参与联合惩戒各方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报今日刊发由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提供的6个案例,供各地借鉴。
上了黑名单处处受限
“进入黑名单后,数十家老客户都与我们终止了合作,交通银行的贷款到期后也不再给我们放贷了,企业寸步难行,差一点倒闭!今后我们一定要合法经营,依法纳税,这样企业才能够长久发展。”近日,河北某医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对石家庄市国税局的稽查人员说。
原来,河北某医药有限公司利用已被证实虚开的湖北某医药公司开具的72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账簿上多列支出偷税,造成少缴增值税100万元,少缴企业所得税39万元。今年,石家庄市国税局查实后对该公司作出补缴税款共计139万元、并处以罚款69.7万元的处理处罚决定。
虽然该公司按时补缴了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由于该案符合《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的标准,石家庄市国税局将该公司录入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系统,并在门户网站上公布。河北省国税局联合多个单位对其实施了联合惩戒。国药控股分销中心等数十家与该公司合作多年的公司,在得知该公司纳入黑名单之后停止了与其合作。有些新发展业务的公司通过查询后,也直接拒绝了合作。该公司在交通银行的贷款1000万元,已经贷了2年,第三年放款前,银行特地打电话给该公司问询了税收黑名单的事情,该公司也作了相应说明,但银行还是没有放款。
李某赶到国税局,向税务人员请求:“我们再也不做这种蠢事了,我们已经将该补缴的税款罚款滞纳金都缴清了,快把我们从黑名单上撤下来吧!”按照当时的制度,纳入黑名单需要2年才能撤。2016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修订后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增加了税收信用修复机制,该公司符合撤出黑名单的要求。2016年6月1日,石家庄市国税局及时将该公司的信息撤出了门户网站。
看到自己的名字终于不在黑名单上,李某心里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
点评:为蝇头小利而让企业处于如此境地,该案中的李某深切体会到了企业不诚信纳税被联合惩戒的威力。而修订后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增加了税收信用修复机制,体现了“治病救人”的精神,给企业一个自我纠错的机会。
失信让他走向破产
甘肃省酒泉市的老薛最近很烦,因为几年前偷逃税款,他不仅受到了经济制裁,而且被列入了税收违法黑名单,生产、经营受到了严重影响。
老薛经营一家煤炭经销企业,他认为对待合作伙伴一定要讲诚信,不然生意一定做不长久,所以他精心维护客户。但是,对于上缴国家的税款,他认为能少缴尽量少缴,即便被税务局发现了,大不了把漏缴的税款补齐。于是,他偷偷在发票上动起了歪脑筋。
2014年10月,当地税务机关接到上级转来的发票疑点信息,对老薛进行了税务检查。税务人员经过比对发票信息及外调取证,发现老薛的企业在2年多时间里共计非法虚开普通发票13份,票面销售金额92.31万元。税务机关查明违法事实后,依照税法有关规定,对老薛的企业作出了税务处理和处罚决定。
老薛补缴了税款、罚款和滞纳金后,以为这件事就翻篇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15年9月18日,酒泉市国税局在酒泉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诚信“红黑榜”新闻发布会上,面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公布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纳税人名单,并宣布对黑名单企业在发票使用、信用等级评定等方面实施惩戒措施。同时,酒泉市发改委、财政、银行等19个单位发起建立信息联享、守信联奖和失信联惩机制。老薛的企业因为涉案金额达到公布标准,上了黑名单。
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