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研究员解读8月数据:控制通胀措施已见效
2008/9/16 8:39:06

  一方面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回归“5”时代,创近14个月以来的新低,一方面是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再创12年新高,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这组8月份数据提示了哪些信息?应如何看待?今后这两个指数的走势如何?我们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为读者作一解读。 
  CPI涨幅将进一步回落 
  数字 
  统计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9%,涨幅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CPI同比涨幅首次回落到5%以内。从更能反映价格变动情况的月环比来看,8月份CPI比7月份下降0.1%。 
  背景 
  受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推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CPI涨幅一路走高,今年2月份达到8.7%的顶峰,创1997年来新高。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逐步见效,CPI同比涨幅从今年5月份开始逐月回落,其中7月份为6.3%。1至8月份累计,CPI同比上涨7.3%,涨幅比1至7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原因 
  张立群:CPI回落表明政府控制通胀的措施是有效的。由于食品价格占我国CPI的权重在33%左右,食品价格走势会对CPI走势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食品价格涨幅回落是8月份CPI涨幅下滑的首要因素。由于食品供给改善,8月份食品价格涨幅比上月回落4.1个百分点。降幅最为明显的是猪肉价格,涨幅回落11.1个百分点。粮食价格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0.5%,而上月为上涨8.4%。同时,翘尾因素减弱也使得CPI走低。 
  趋势 
  张立群:随着国内秋粮丰收在望,有效供给得以增加,新涨价因素逐渐消失,在翘尾因素进一步减弱的情况下,CPI将进一步回落。那么PPI上涨会不会很快传导到CPI并再次推高CPI?从理论上来说,高成本会传导到最终消费上,形成对CPI的压力。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由于一方面由政府管理的商品价格(如居民用电、燃气等),适度控制了调价的节奏和幅度,减缓了CPI上涨压力,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不可能通过提价转嫁成本,企业只能挤压利润自我消化,因此,虽然PPI涨幅较高,但由于不能充分传导,所以不会大幅度推高CPI。预计12月份CPI可能降至3%以内,全年有望控制在6%左右。 
  PPI涨幅将掉头向下 
  数字
  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3%。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2.0%,其中,采掘工业上涨35.1%,原料工业上涨14.4%,加工工业上涨7.9%。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0%。分品种看,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8.2%。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33.7%、22.1%和36.1%。 
  背景
  从今年5月份开始,国内PPI和CPI走势开始出现背离,5月PPI同比上涨8.2%,CPI上涨7.7%,PPI首次反超CPI达0.5个百分点,6月反超1.7个百分点,7月反超3.7个百分点,到8月这个差距扩大至5.2个百分点,形成“剪刀差”。 
  原因
  张立群: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世界经济也保持繁荣状态,这些都使资源性产品需求扩大很快。与此同时,全球流动性过剩使大量资金追逐资源性产品期货,投机因素进一步放大了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这就导致国际市场资源性产品,例如原油、铁矿石等价格大幅度上涨,并通过进口输入到国内。从国内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扩大了能源需求,而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近年又关停了2万多个小煤矿,使煤炭供求矛盾比较突出。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国内成品油、煤炭、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而这恰恰是推动8月份PPI高企的主要原因。在工业品价格中,采掘工业上涨35.1%,领先于指数增长,对PPI整体高企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因素,譬如,从6月份开始进行的成品油、电力价格改革,事实上也推高了PPI的上涨。 
  趋势
  张立群:随着中国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