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施商标战略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呼和浩特市商标发展状况调研及对策分析
2011/8/4 13:31:3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标品牌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商标品牌的数量与质量。2010年9月,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296件驰名商标,内蒙古自治区申报的9件驰名商标中,有4件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呼和浩特市(以下简称呼市)出现空白。2010年,包头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作为首府的呼市却榜上无名。为探究原因,我们对呼市的商标品牌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呼市商标品牌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学习其他经济发达省份的经验时,我们发现,广东、福建等省省会城市的商标工作走在前列。2009年4月,广东省有54件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其中广州市有17件。2010年9月认定的驰名商标名单中,福建省有17件,其中福州市有6件。呼市有9件著名商标、2件驰名商标“各领风骚两三年”后就不见踪影,没有真正发挥品牌的优势和作用。经调查,主要原因是:
(一)企业商标意识淡薄,对商标品牌工作不够重视。首先,截至2009年底,呼市平均每个企业商标拥有量为0.28件,著名商标的平均拥有量是0.07件,驰名商标是0.002件。其次,注册商标布局失衡,品牌企业及产品较少。服务产业相对发达的呼市服务业品牌发展则相对滞后。现在,呼市有部分企业的商标是在工商部门的催促下,万不得已才进行注册。企业注册商标的积极性不高,品牌意识不强,造成产品知名度不高,形象不鲜明。再其次,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意识淡薄。首府一些企业重有形资产的发展,轻无形资产的增值。资产评估部门至今没有把商标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对待,商标未被纳入资产评估体系,商标在企业的资产里属被遗忘一族;财政金融部门尚未建立扶持驰名、著名、知名商标所有人信贷制度,没有发挥商标专用权的投资、抵押等作用,忽视了商标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应有的融资功能;农副产品地理商标的注册意识较落后,没有形成较好的注册氛围,不能充分发挥呼和浩特本土农产品商标提升经济价值的作用,使好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好的价钱,造成资源浪费;企业商标在企业管理中没有配备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直接导致了许多知名企业商标被他人抢注。如呼市麦香村餐饮公司的麦香村商标就被他人抢注。不重视商标品牌发展工作,给企业经营和发展造成十分被动的局面。
(二)各级政府的扶持重视程度需要加大力度。我们在到南方考察工商工作中发现,在商标品牌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扶必不可少。把目前商标品牌工作的开展情况与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呼市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相对弱些,手段不够灵活,措施需要加强。实施商标战略的氛围不够浓厚。据了解,自治区范围内除包头市政府和包头个别区对获得驰名和著名商标认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外,多数地区的商标战略还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没有真正将商标品牌战略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中,缺乏争创商标品牌的奖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对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调研、宣传、培训等基础工作投入的财政资金不足,对地方传统商标品牌宣传保护力度还不够大。就广州、中山、深圳三市而言,奖励机制健全,只要企业的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或著名商标,广东省政府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人民币。政府对每获得一件驰名商标还奖励工商部门20万元,作为工作经费支用。
(三)商标使用不够规范。目前,呼市的一些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治区和首府风土人情及企业的产品特点去使用商标,有些商标注册不久后很快就流失、夭折。还有老字号商标流失比较严重,没有很好地保护和扶持老字号的发展。呼市现有老字号企业商标67件,正在维持挣扎的只有15件,其他的正逐步淡出市场。
二、呼市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重大意义
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永大中国 | 永大会计师事务所 | 永大税务师事务所 | 永大评估师事务所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