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版本 English

背景:
阅读新闻

央行催收房贷细则 二套房不松绑成共识

[日期:2008-11-0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夏晨 王芳艳 [字体: ]
  不过,也有银行还在等待监管层对政策分歧点进行明确。“我们现在还没有细则,如果要上报央行,首先要说明如果我们对改善型住房进行利率和成数优惠,就可能会面临监管的风险。”某中型银行人士说。

  焦点是房价过高

  不过,关于二套房贷松绑的争论似乎在转移房地产市场本身的问题。

  “即使放开二套房贷,也不一定能够马上刺激房地产市场回升。”上述大行个贷人士称,“大家应该更多关注如何让房价理性回归,由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市场”;而且通过降低首付来刺激市场的做法是危险的,美国次贷危机除还款能力出现问题之外,更多是因为降低了违约的成本,扰乱了整个信用市场。

  11月5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分析人士称,根据452号文的规定,改善型住房涵盖了合理的二套房需求,“目前焦点是房价过高,争论二套房贷是否放松问题是转移矛盾,即使放开也没法解决市场观望。”

  对此,前述大行个贷人士表示赞同,“我们也感觉到,对于买房者来说,包括房贷新政、税收政策,都比去年452号文件有所放松;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如上海市普通住房的标准有所放松,这对买房人都是利好。”

  但“买房者从优惠政策中得到的好处可能只有2%或3%左右,但房价下跌的心理预期可能在20%或30%,两者相差太大。”上述大行个贷人士直言,“市场观望气氛产生的原因正是房价还没有理性回归。”

  一位专家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在老百姓观望、开发商硬撑的格局下,房地产市场反而不能取得发展,系统性问题将拖得更长,更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在上述专家看来,虽然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效应是扩散的、放大的,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土地需求、批租在减少,土地卖不出去、流标,土地价格在回落,房屋空置面积在增加,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处于有价无市的状况;“但并没有调整到位,房地产开发商依然在硬撑,泡沫并没有挤掉”。

  上述分析人士也称,“银行已经认识到风险了,不可能有实质松动,所以,房地产的问题最终还得由市场自己解决。”

  “首先应该是房价理性回归,辅助以信贷政策、税收财政、财政政策,这样对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有利。”上述大行个贷人士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chenlinming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更多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