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人士表示,两地互通支付安排是对此前建成的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的一种延续。去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全面建成,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上海浦发银行是首批获得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代理结算资格的银行。两地支付互通安排首先开通港元、美元、欧元和英镑4个币种的跨境支付业务,然后再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是否开通其他币种的跨境支付业务。
中国银行一位人士表示,两地支付系统互通安排建立后,内地银行可以直接通过央行外币清算中心接入香港实时支付系统,从而大大提高时效性,银行交易成本也会降低,客户将获得较优惠的手续费。
“两地互通支付安排的运行使得这4种货币实现实时清算,消除不同地区时差引起的资金清算过程的时滞问题。”资深外汇专家刘维明介绍,以前涉及到境外外币支付,中资银行一般要绕道境外的竞争对手——外资银行,通过它们的系统与香港的支付系统进行清算。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人士表示,在目前情况下,两地支付系统的互通使资金清算的安全性有所提高。目前外资银行的评级普遍被调整,无论从日常交易和资金清算方面,中资银行都要对交易对手的安全性加以考虑。
由于目前内地有资格在这一平台展开外币结算业务的银行共4家,因此市场人士担心其他银行的外汇业务将受到冲击。刘维明对此表示不必担忧。他指出,很多业务的开展都是从试点开始,这4家银行无论在软件还是硬件上的准备都更充分一些,在相关业务上也相对成熟,有些银行在香港有分支机构。“对其他的银行未必会造成很大的压力,慢慢的具备资格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进来。”
随着评级、地位、规模、业务全面性及其他硬件方面逐渐提高,中资银行将逐步扩大资金清算方面的业务规模。刘维明认为,从亚洲区域开始,中资银行在外币支付业务方面将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