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顾这段历程,我有一个体会,就是改革的路太长了。许多人辛辛苦苦完成了一项大家都公认是成功的改革,但现在看来,现行的财税制度仍然还有许多问题。比如营业税改增值税,什么时候可以改?下这个决心很难,改革的难度也很大,难度不亚于1994年的财税改革。
我们常说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事实上,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与营业税是有关的。目前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企业税负较重,而且对劳务出口不退税。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良好,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这主要得益于对制造业实行了出口退税制度。服务业发展不起来,我认为与营业税制度有关。营业税对服务业的影响,相当于过去实行的产品税对制造业的影响。营业税改增值税不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但是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营业税改增值税,第三产业不一定就能快速发展,但是要不改的话,第三产业要快速发展就很难。
不改革营业税很难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但是改革营业税,关键需要各方面达成共识。
3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1994年的财税改革中,财税部门的同志从理论研究、工作方案的制订、数据测算到人员培训,都付出了大量心血。但是即使这样,改革的进展,离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
回忆1994年财税改革的历程,我越来越觉得财税改革的艰难。难在哪里?我觉得难在如何让社会各界对财税改革达成共识上。因此我认为,目前应该加强理论的研究。理论界应该结合实际,把问题挖掘得更深、剖析得更彻底,能够让全社会,包括企业界、居民、政府、决策层都理解,这样才可以形成共识。没有共识,任何好的方案都实行不好。形成共识是第一步,制订方案才是第二步。方案可以变动,但形成的共识是不可动摇的。所以,我认为,摆在当前财税部门面前的头等要事是,怎么让各方面对下一步改革形成共识。希望今后“务虚”的会议要多开一点。研究机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应该多召开研究性的会议,以期在财税改革方面形成共识。
分税制改革是财税改革的里程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共
1979年,财政部门出了一件大事,年底算账出现巨额财政赤字。170亿元的财政赤字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当时,170亿元是个大数目。大家对赤字看法不同,争论得十分激烈。因为在人们心目中,财政赤字是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赤字呢?
细究当时出现巨额赤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家实行了三项政策:提高农副产品价格、提高城市职工工资、调整企业利润分配体制。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启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归还欠债,落实政策。几乎每一项政策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这是政府为进一步推进改革不得不付出的成本,同时也使原本不宽裕的财政收支情况不断恶化。那时候,财政部门编制预算都是平衡预算,改革政策一出台,对支出的预期不足,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赤字。
赤字出现之后,其他问题也显现出来。国民收入分配明显向个人倾斜,个人收入提高很快,政府收入则逐年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财税体制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于是,国家启动财税体制改革,由此也拉开了我国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当时,财税改革担当的角色就是经济改革的排头兵,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搭桥铺路。
从1980年进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改革,到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再到1988年起实行“多种形式包干”的体制,结合工商税收改革以及两步“利改税”,我国的财政收入逐步从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向按税种划分转变,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财政承包体制和脱胎于计划经济的税制开始显现弊端。这些弊端迫使国家尽快实施财税体制的深刻变革。1994年,国家推出分税制改革,这一改革是财税改革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