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的大背景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财政政策与往年有所不同。不仅定调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还将今年的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据悉,今年的赤字率指标比2019年拟按2.8%安排直接提高了0.8个百分点,且仍有上调的余地。
不仅如此,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也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
不过,在提高赤字率安排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同时,另一些指标却在压缩。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中央本级支出甚至安排负增长。同时还规定,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等,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今年的财政政策为何如此积极?提高赤字率安排之下,我国政府是否仍有举债空间?另外,增加的财政赤字又将作用于哪些方面?
今年是极为特殊的时刻 需要增加财政刺激力度
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坦言,宽松刺激政策绝不应该常态化,政府在平时应避免过度干预经济,刺激政策在经济复苏后应及时退出,只有这样,在经济遇到巨大冲击时才有空间大幅加强刺激力度,现在就是极为特殊的时刻。
的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我国财政压力较大。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我国财政收入同比下跌14.5%,而同期财政支出只下降2.7%。随着财政刺激政策的加码,四月份财政支出同比上升7.5%,但财政收入却同比下降15%。“给定前四个月的财政数据、政府进一步减税降费的承诺,以及未来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今年财政收入下滑有可能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大量融资来弥补赤字。”陆挺解释称。
近期,财政部公布的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中也提到,今年,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下降5.3%,但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仍增长3.8%。
陆挺认为,财政部公布的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中安排预算内财政支出增长3.8%,看似低于去年的8.1%,但是如果加入特别国债与地方政府专项债等预算外的赤字安排,我们估算该口径下的今年我国的财政支出增速为13.5%,明显高于去年的11.1%。从这个角度讲,今年财政刺激的力度是较大的。
陆挺进一步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非常明智地提出赤字率3.6%“以上”安排,我认为千万别小看了“以上”这两个字,这表明政府面对不确定性时的务实灵活的安排。一方面,给定支出增幅,如果预算收入跌幅超预期,赤字率会上升,政府就需要增加预算内国债和地方债的发行数量。另一方面,即使预算收入跌幅符合预期,政府也给了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扩大财政支出的空间。
我国政府债务水平显著低于发达国家 举债有空间
不过,目前也有市场人士担忧,提高赤字率安排是否会增加政府部门的债务风险。但实际上根据BIS(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政府部门债务占GDP的54.2%,该指标在过去十年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但依然显著低于主要发达国家。
比如,2019年底美国的政府部门债务占GDP的100.1%,欧元区为84.1%,日本为217.8%,英国为85.4%,全球平均水平为81.7%。
对此,陆挺认为,BIS的估算是较为保守的,如果我们考虑“类政府部门”,其中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我国政府的实际债务要高不少。当然,有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估算有较大的争议。我们一方面要对快速上升的政府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保持足够的警惕,在平时我们确实需要严格控制我国的政府债务水平,防止常态化刺激,坚决控制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另一方面也无需过度紧张,由于我国储蓄高率,外债比例低,政府债务以内债为主,政府还掌握大量资产,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仍有一定的空间。在疫情的巨大冲击面前,我们认为财政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加力提效,尤其是中央政府或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将保就业、保民生 纾困与需求刺激并重
那么,今年增加的财政赤字将用于哪些方面呢?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20年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今年的财政不仅要支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还将支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等任务。
例如在保基本民生上,将按5%的幅度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时适度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此外,还将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阶段性加大价格临时补贴力度,努力降低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
陆挺认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政府对于财政政策的安排中,纾困与需求刺激并重。在纾困方面,政府取消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重点强调稳就业,要求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以及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在需求刺激方面,政府强调要推动消费回升,扩大有效投资,进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
他表示,政策应加大扶助家庭和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力度,防止大规模的企业和家庭破产违约,避免失业率快速上升,这样在疫情之后,需求能够快速反弹,作为供给侧核心的企业能够快速复工复产。